20世紀初期,巖谷小波在『少年世界』(1906年)中介紹了孩童們自己搬演的「校園話劇」。然而,在當時家長們認為演戲是「河原乞食的行為」(譯者按:江戶時期,歌舞伎演員多在京都四条河原演出,故「河原乞食」後被作為是對歌舞伎演員的蔑稱),故未能廣泛普及。因此,他在雜誌『少女世界』(1909年)中,把校園話劇的劇本改為「對話」,淡化戲劇之意。
1910~1930年代,受到大正民主主義及自由教育運動之影響,「孩童們自己搬演的戲劇」與「自由詩」、「自由畫」一同受到關注。1919年,小學教師小原國芳等人在學校成果發表會上,讓學生自己演出「天岩戶」等劇,並將此命名為「學校劇」。坪內逍遙亦是在此時期開始論述兒童劇。此外,在文部科學省官員井上赳等人所編纂的國家審定教科書『小學國語讀本』(1933年)中,首次刊載戲劇教材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在新引入的學習指導要領(試案)的國語及社會中,出現了戲劇相關內容,戲劇活動在學校中熱烈地開展。然而,在1971年施行的指導要領中「劇」一詞消失了,學校的演戲活動變成只限於部分教師推行。
在此理論及方法中,1950年代,兒童戲劇研究者冨田博之的『戲劇教育』(1958年)一書出版,此書中提出「戲劇教育」此術語,並為其定義為「用戲劇來教育」。另外,1960~1980年代,近代文學研究者西尾邦夫及學校劇研究者岡田陽等人,關注於美國的「創作性戲劇」及英國的「戲劇教育法」,並翻譯其相關書籍。因此,在戲劇教育中,稍微注意到歐美戲劇教育之流派,並使用了「Drama」和「Drama教育」之術語。
進入21世紀之後,學習指導要領其內容改訂為重視「生命力」(2002年度)、設置交流教育推進會議(2010年)、轉向主動學習法(2012年)等契機,教育中再次積極地引入戲劇。例如,三省堂在2002年的國語教科書『現代國語』中加入了「來體驗對話劇」。此外,出版了教育學者渡部淳『教育中戲劇之知』(2001年)及『作為教育方法之戲劇』(2009年)、劇作家‧劇場導演平田織佐等人『引導出溝通能力』(2009年)、戲劇教育研究者小林由利子等人『戲劇教育入門』(2010年)等書,提出了透過戲劇的新式教育方式。